重生之吳霸春秋

迷惘的小羊羔

歷史軍事

公元前513年,吳國,五湖(太湖)。
千帆競走,波濤滾滾!
在煙波浩渺的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1049章 惠民藥局

重生之吳霸春秋 by 迷惘的小羊羔

2024-1-7 21:25

  “吳鴻,妳是如何治國的?”
  慶忌饒有興致的詢問道。
  “回稟父皇,兒臣為寧王,選賢與能,註重培養國人的誠信品質,形成和睦局面。”
  吳鴻回答道:“兒臣對孔子、曾叔祖(季子)他們的教誨,記憶猶新,不敢忘記。”
  “兒臣以身作則,使國人跟兒臣壹樣,不僅僅親愛其親人,不僅僅愛其子女,而是要廣泛地愛他人,愛他人的子女。”
  “如此,寧國這才老有所終,壯有所用,幼有所長,矜寡孤獨廢疾者,皆有所養。”
  “男人有事可做,女人有歸宿。”
  “貨物不能棄之於地而浪費,也不能據為己有。”
  “力氣不能不用,也不能為自己所用。最終達到,奸謀閉而不興,盜竊亂賊不作,家家戶戶到了晚上也不必關門。”
  慶忌瞇著眼睛道:“這不是孔夫子他們理想中的大同世界嗎?”
  “吳鴻,寧國真的能到達這種程度?”
  吳鴻苦笑著道:“父皇,實不相瞞。這只是兒臣對寧國未來的設想,但是想真正實現,談何容易?”
  “兒臣只能是盡可能的用教化之功,來治理寧國。”
  聞言,慶忌點了點頭道:“難為妳了。治大國如烹小鮮,不可太急,也能太緩。”
  “寧國固然不大,卻也算不上是壹個小國……妳寧國的牢裏,有多少囚犯?”
  吳鴻向慶忌躬身行禮道:“回稟父皇,寧國有囚犯四十壹名。”
  “朕問的是寧國的所有囚犯,而不是平壤壹地的囚犯。”
  “父皇,我寧國的囚犯真的只有四十壹人。”
  “這麽少?”
  慶忌和身邊的吳基都感到頗為詫異。
  吳鴻真的沒有在撒謊嗎?
  要知道,寧國的人口也不少,有百余萬的人口,在諸藩王國中,在人口方面僅次於遼國、塞國。
  就這,壹整個國家才四十個囚犯?
  太荒唐了!
  慶忌都覺得難以置信!
  不過慶忌知道吳鴻是壹個誠信之人,不會騙人,更不會欺騙自己。
  寧國用的是儒家治國,兼顧道、法,以教化而非是嚴酷的法令條文,這壹點跟大吳是截然不同的。
  “吳鴻,那些囚犯都犯了什麽罪?”
  “無壹例外,死罪。”
  “是這樣。”
  跟在壹邊的吳基挑了挑眉,有些疑惑的詢問道:“大伯,既然是死刑犯,還不處死,留著他們過年嗎?”
  “皇太孫殿下,妳說對了,寧國的死刑犯,壹般都是死緩。”
  吳鴻正色道:“寡人最近正準備著實改立新的法律,廢除死刑,改以死緩懲罰罪犯。”
  “死緩,有無期徒刑,六十年徒刑到十年徒刑不等。具體是否能減刑,要看囚犯在牢獄中,在服勞役中的表現。”
  “父皇,兒臣正想跟妳報備此事。想請父皇妳準許……”
  “不妥!”
  還不等慶忌說話,吳基就立即反駁了。
  “大伯,我大吳治下的諸藩王國,跟本土壹樣,推行的都是吳法,妳以儒學治國,這且不說,吳法壹定不能改。改了,那還是大吳的藩王國嗎?”
  “莫非大伯妳想讓寧國成為大吳藩王國中,最獨特的存在?”
  “不敢。”
  吳基的這壹番話,可謂是“誅心”了。
  諸藩王國使用的都是吳法,跟大吳本土壹樣的法律,只是有些不同,因地制宜,因人而異。
  但是這樣的國法,註定是不能讓諸藩王自己修改的,不然置大吳國法的尊嚴於何地?
  吳鴻想了壹下,便向慶忌進言道:“父皇,兒臣以為,法律是人制定的,自然人也能修改。”
  “如死刑壹般,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?過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”
  “那些犯了死刑之人,國家應該給他們壹次改過自新的機會,讓他們重新做人。”
  “大伯所言,謬論也。”
  吳基還是反駁道:“如果國家的法令不夠嚴酷,國人豈能不以身試法?”
  “死刑壹定不能廢除,這是底線了。至於其余刑罰還好說。”
  眼看著吳基和吳鴻起了爭執,慶忌打斷了他們的話頭,讓此事之後再議。
  ……
  慶忌的出巡隊伍抵達寧國的都城平壤之後,就按照慣例,慶忌帶著吳基、吳鴻在民間微服私訪起來。
  就慶忌打聽到的事情,寧國的黎庶,對吳鴻的評價都很高。
  最值得寧人津津樂道的事情,莫過於吳鴻早年曾暫時放了幾百名囚犯,讓他們回去跟家人壹起過年,闔家團圓之事了。
  吳鴻有著壹副悲天憫人的心腸,認為死刑犯也是值得原諒的。
  但,國法無情,吳鴻也不能縱容那些死刑犯。
  於是吳鴻當時就力排眾議,放了大概三百二十六個死刑犯,讓他們回家跟家人過年。
  吳鴻跟他們約定,等明年秋天就要自覺回來。
  寧國的群臣都認為吳鴻瘋了,竟敢放死刑犯回家,哪有人會傻到明年秋天主動送死?
  不過事實卻是,那三百二十六個死刑犯,無壹例外全部回來了。
  吳鴻念在他們悔過之心良好,又信守承諾,相信他們會改過自新,就赦免了他們所有人的罪……
  慶忌依稀記得,當時還有不少大臣因為此事,向自己彈劾寧王吳鴻。
  吳鴻這麽做,顯然是不合規矩的。
  雖說法外不外乎人情,可是吳鴻這麽仁德,把吳法的威嚴置於何地?
  但是,慶忌只是寫了壹封親筆信,批評了壹下吳鴻,並沒有給予他任何懲罰。
  這算是默許了吳鴻這麽做了。
  在不知不覺中,慶忌領著吳鴻、吳基,又來到了平壤城的壹處惠民藥局。
  這樣的“惠民藥局”,在大吳本土遍地都是。
  吳鴻作為寧王,也在不遺余力的推行著大吳的各項政策,尤其是惠民政策。
  不過,寧國的惠民藥局,跟大吳本土的惠民藥局是有所不同的。
  相同的地方是藥局中每天都有幾個醫者在坐診、抓藥,不同的是,病人不需要繳納診金、醫藥費,醫療全免!
  這不是比大吳的惠民福利政策更好嗎?
  這讓慶忌頗為詫異。
  要知道,大吳本土那裏,病人還是要繳納壹定程度的診金、醫藥費的,雖然不多,卻比不過全民免費醫療的寧國……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