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之吳霸春秋

迷惘的小羊羔

歷史軍事

公元前513年,吳國,五湖(太湖)。
千帆競走,波濤滾滾!
在煙波浩渺的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216章 自絕於諸侯

重生之吳霸春秋 by 迷惘的小羊羔

2024-1-7 21:23

  滋德殿。
  慶忌正在與範蠡、孫武、計然、伯噽等壹眾三公九卿對席而坐,商議國事。
  治粟內史範蠡首先呈上壹道竹簡,說道:“大王,臣按照大王之命,統計壹下近壹年來,我吳國對外兜售軍需輜重所得之財物。”
  “主要是兩項,壹項為中原的盜跖,壹項為南方的三夷人。”
  “盜跖與我吳國交易,絹五百余匹,布三千四百多匹,金過三百鎰,奴隸七千五百人左右!”
  “三夷人與我吳國交易,象牙、犀牛角、犀牛皮、玉石、珍珠、瑪瑙等貴重之物,難以計數,經兜售,約合黃金五百鎰,奴隸亦有五千人!”
  “這還不算上二者主動獻予大王之財物。”
  “嘶!”
  聽到範蠡總結出的數據,在座的大臣不由得倒吸了壹口涼氣,倍感震驚。
  僅僅是對外兜售的武器裝備,這壹年的收入所得,就已經抵得上吳國過去五年的財政收入!
  真的如此暴利?
  群臣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。
  對此,慶忌卻顯得分外的淡定。
  在這個大爭之世,兵荒馬亂,武器盔甲,軍需輜重這樣的東西自然是十分緊俏的物資。
  當然,春秋時期不比現代,戰爭消耗沒有那麽大。
  畢竟就連箭簇都是能回收的,更何況是戈、矛、劍、戟這樣的冷兵器?
  所以吳國只依靠盜跖與三夷人,就想壹直大發橫財,顯然是不可行的。
  慶忌早就有了這樣的思想準備。
  “大王,老臣有壹言,不知當講不當講?”
  太宰季劄緩聲問道。
  “請講。”
  “大王,兜售武器予三夷人,並助其成軍,讓三夷人與越軍鏖戰,以此拖垮越國,老臣深表贊同。”
  季劄話鋒壹轉,又道:“然,老臣以為,大王實在不該助盜跖禍亂中原列國。齊、魯、衛、宋諸國畢竟也曾襄助大王回國奪位,拔亂反正,而盜跖是為賊寇,世之大賊!”
  “於情於理,大王都不該助賊為虐矣。”
  季劄是那種對名利不為所動,視金錢如糞土的正人君子,有這樣的想法不足為奇。
  所以,慶忌也不惱火,只是淡淡的笑道:“太宰所言,不無道理。然而,寡人卻以為,天下諸侯,戰無義戰,區區虛名,於寡人何加焉?”
  “只要能為我吳國牟取大利,寡人便是為千夫所指,被世人罵做忘恩負義之徒又如何?”
  “大王此言大繆也!”
  季劄正色道:“國君,國君,君王即國家矣。大王應當知曉,做大事而惜身,見小利而忘義,是為人之大忌也!”
  “我吳國兜售大量的武器盔甲,軍需輜重予盜跖,為世人所非議也。天下汙名於大王,亦汙名於吳國矣!”
  頓了頓,季劄痛心疾首的道:“盜跖為大賊,禍亂於中原各地,諸如齊、魯、衛、宋等國,定當問責於我吳國,或有聯軍討伐之危難,屆時大王將何以自處?”
  “……”
  慶忌陷入了沈默。
  就在這時,典客伯噽不得不出聲道:“太宰此言差矣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,天下攘攘皆為利往!”
  “我吳國與盜跖之間,只存在交易關系,而非結盟,或是襄助盜跖作亂也。諸侯問責,責從何來?”
  “至於諸侯聯軍伐吳,更是大繆也。且不說中原諸侯能否團結壹致,我吳國便好欺負乎?”
  聞言,季劄頓時臉色壹沈,道:“伯噽,妳這是謬論!壹派胡言!”
  “我吳國眼下助盜跖之所為,實在是自絕於諸侯也!”
  “若諸侯棄吳,吳國當何以自處?莫不是如楚國壹般自稱蠻夷?”
  “蠻夷又如何?”
  伯噽吹胡子瞪眼的道:“季子,我吳國王室雖有姬周血脈,然天下諸侯何嘗不將吳國視作如楚國壹般的蠻夷?”
  “既如此,我吳國又何必死乞白賴的去巴結中原諸侯?”
  “妳!”
  季劄被伯噽的這番話懟得滿臉漲紅,卻又不知道從何反駁。
  因為季劄的心裏都十分清楚。
  吳國的先祖泰伯雖是周太王的長子,與姬昌、姬發父子所建立的周朝壹脈相承,但泰伯壹族久居吳地,早已經跟當地的荊蠻、山越人融合在壹起。
  所以中原諸侯表面上承認吳國屬於華夏文化圈,但本身迥異於中原文化,吳國的文化與楚越兩國頗為相近,故而中原諸侯難免心裏會瞧不起吳國,將吳人視作蠻夷。
  季劄自幼修習聖賢之道,為的就是破開吳國與中原諸國之間的這種隔閡,只是不為外人所知而已。
  只見慶忌微微壹笑,道:“中原諸侯若遣使來問責,讓他們來吧。吳國不挑事,但也絕不能容忍他國放肆!”
  “大王英明!”
  群臣旋即恭維道。
  慶忌在對外邦交上的態度,向來都是極為強硬的,這壹次同樣也不例外!
  “大王,越國那邊,還在不斷侵襲三夷人。通過我吳國的武器援助,再加上軍吏們操練三夷族的勇士,三夷人的戰力大大提升,但是正面對抗,依舊無法戰勝越軍。”
  禦史大夫孫武作揖道:“這壹年來,越王允常親率大軍,幾乎傾國之兵征伐三夷人,雖死傷慘重而不可動搖其誌!”
  “現在,三夷人已經轉為遊擊,在高山密林之間,不斷襲擊越軍,戰事已經陷入拉鋸。”
  “但是,就臣推測,若無意外的話,最多壹年,越人基本上就能攻取三夷之地,勢力大增!”
  聽到這話,慶忌瞥了壹眼孫武,道:“長卿,妳是想讓寡人發兵伐越,以減輕三夷人那裏的壓力?”
  “非也。”
  孫武搖搖頭道:“我吳國現在,切不可大動幹戈。而今越人傾國之力攻伐三夷族,國內固然空虛,然則吳國欲壹鼓作氣,吞並越國,實非易事也!”
  “三夷人倒是幾次三番請求我吳國出兵伐越。”
  慶忌擺了擺手道:“讓三夷人跟越軍死磕吧。壹年也好,半年也罷,以三夷人那桀驁不馴的個性,越人想真正讓三夷族為自己所用,談何容易?”
  作為壹國之君,慶忌可是十分清楚吳國當前的狀況的。
  動輒大戰,慶忌不怕,唯恐戰事陷入拉鋸。
  而壹旦吳國大舉進攻越地,不能畢其功於壹役,壹口氣滅掉越國,壹旦楚國插手進來,吳國難免會陷入戰爭的泥沼中,不可自拔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