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之吳霸春秋

迷惘的小羊羔

歷史軍事

公元前513年,吳國,五湖(太湖)。
千帆競走,波濤滾滾!
在煙波浩渺的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681章 天命玄鳥,降而生商

重生之吳霸春秋 by 迷惘的小羊羔

2024-1-7 21:24

  在眾多曾經聲名赫赫的諸侯國紛紛被滅國的春秋戰國時代,衛國卻奇跡般地躲過無數次災難,生存到了秦國統壹天下之後,到秦二世時才滅亡。
  究其原因,後世人們都認為這是因為衛國多賢才,就像“燕趙古來多慷慨悲歌之士”壹樣,“衛地自古多君子”。
  歷史上的孔子周遊列國十四年,其中在衛國長達十年,也就是因為衛國有很多和他性味相投的“君子”。
  慶忌的叔祖父季劄曾經周遊列國,以其遠見卓識聞名天下,他在衛國得出的結論是“衛多君子,其國無患”……
  慶忌能認同這壹結論嗎?
  能!
  因為歷史上的衛國卻成了生存時間最長的諸侯國之壹,立國前後共計838年,傳三十五代國君。
  從康叔立國時,定都朝歌,到衛成公遷都帝丘時,占蔔說可以在這裏立國三百年,後來帝丘(衛遷於帝丘即改名濮陽)果然成了衛國的福地……
  “宋公,衛多君子可能無法強國,卻未必不可存國。”
  慶忌淡淡的笑道:“以寡人觀之,中原人傑地靈,豪傑輩出,只是國君沒有知人善用之能,故而不可人盡其才,物盡其用。”
  “衛多君子,宋何不多賢才?”
  “……”
  慶忌的這壹番話,讓子欒的心裏頗為難受,臉上的神色,更是有些復雜。
  為何?
  因為慶忌所言不虛。
  自古以來,地處中原的宋、衛等國,從來都不缺賢才,君子甚多,文化學術很是鼎盛。
  治國之才,也是不在少數的。
  且不說後來的商鞅、呂不韋,現在最出名的,莫過於計然、孔丘、老子等人。
  孔丘而今出任吳國的右丞相,老子也是吳國的太傅,位居三公。
  計然更是吳國的太宰,聲名顯赫,聞達於諸侯。
  孔丘的祖籍是宋地,老家是魯國,這且不說,計然卻是實實在在的宋國葵丘濮上人,老子等同。
  衛多君子,宋國又何嘗不是?
  宋國是交通水運中心,素有“八水過宋”之稱。
  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、人文環境,以及深厚的殷商文化底蘊,使宋國成為春秋時期百家爭鳴、思想家輩出的中樞之國!
  老子是陳國苦縣曲仁裏人(已為宋國所占領),而此地距商丘不足二百裏裏,兩地地緣相接,屬於“中華聖人文化圈”範圍之內。
  還有墨子、莊子、惠子、禽滑厘、倪說、宋钘等人,皆出自宋國!
  可想而知,中原之地,文化多麽繁榮昌盛。
  這是得天獨厚的條件,而非是如吳國壹般,由慶忌人為打造的。
  “天命玄鳥,降而生商,宅殷土芒芒。古帝命武湯,正域彼四方。”
  “方命厥後,奄有九有。商之先後,受命不殆,在武丁孫子。武丁孫子,武王靡不勝……”
  就在這時,舞臺上又響起了壹片悠揚動聽的歌聲。
  伴隨著編鐘、鼓、琴、瑟等多種樂器的奏鳴,歌喉動人的美人,在那裏哼唱著古老的詩歌。
  《商頌》嗎?
  慶忌不禁瞇起了眼睛,若有所思。
  要是他沒有猜錯的話,這首詩歌,應該是流傳甚廣的《商頌·玄鳥》!
  “龍旗十乘,大糦是承。邦畿千裏,維民所止,肇域彼四海。”
  “四海來假,來假祁祁。景員維河。殷受命鹹宜,百祿是何!”
  玄鳥屬於宋國(殷商)的國家圖騰,好比吳國崇尚龍、鳳。
  玄鳥是壹種神話中的神鳥,出自《山海經》,玄鳥的初始形象類似燕子。
  北海之內有山,名曰幽都之山。
  黑水出焉,其上有玄鳥、玄蛇、玄豹、玄虎,玄狐蓬尾。
  相傳,契的母親簡狄,是帝嚳次妃,契為簡狄所生,那麽帝嚳自然是契的父親,商的始祖。
  話說簡狄在郊外,因吞玄鳥之卵懷孕而生斷乘去下商契。
  這就成為後人所謂玄鳥是商祖先這乎項刪婚壹傳說的根據。
  殷姓子氏,祖以玄鳥子也。
  現在宋國的都城商丘,原本就是寓意深遠的壹座城邑。
  這是中原遠古文化的發祥地之壹。
  “商”先以族名,後為地名,“丘”被假借為廢墟之意。
  所以,是商氏族由於在此長久居住,後來遷徙,後人便稱商氏族居住的廢墟之地謂商丘。
  商人的祖先契因幫大禹治水有功,被封在商,其氏族為商。
  夏朝建立之後,商氏族是夏的臣屬。
  商部族隨著勢力的強大,便逐漸產生問鼎之心,雖然表面上臣服於夏,暗中卻在夏的周邊發展勢力……
  當然,玄鳥不壹定是燕子,也有可能是鳳凰、孔雀演化而來。
  不過慶忌看著現在宋人的旌旗服飾,基本上屬於燕子的圖騰……
  “嗚——嗚——嗚——嗚——”
  伴隨著壹陣充滿肅殺之氣的號角聲,嘹亮天穹,數以千計的宋軍將士,便橫陳在雎水河畔,等候著慶忌以及宋公子欒的檢閱。
  飲宴過後,子欒就邀請慶忌跟自己壹起檢閱三軍。
  當然,子欒此舉,可不是在給慶忌壹個下馬威。
  畢竟吳國的軍隊自慶忌繼位以來,連年征戰,吞楚滅越,勘定西南,為吳國開辟了方圓數千裏的廣袤疆土……
  論戰力,子欒自認為承平日久的宋軍,是無法跟吳軍相提並論的。
  生逢亂世,子欒算得上是壹個有作為的國君。
  只是迄今為止,在位二十余年的子欒,在軍事、外交上可謂是毫無建樹……
  不久前,宋軍還在老丘吃了壹次敗仗。
  《左傳》記載定公十五年,鄭罕達敗宋師於老丘!
  為何?
  因為宋國壹直以來秉承的國策,就是以晉國為宗主國,向晉人稱臣納貢。
  自晉國內亂爆發後,齊國、鄭國、衛國,甚至是周王室都紛紛參與中原大戰,幫助範氏、中行氏壹起抗擊晉軍。
  還是沒有改變外交策略的宋國,自然是要遭到鄭人的討伐。
  不過,也可想而知,現在的宋軍戰鬥力並不強。
  子欒(宋景公)也稱得上是壹個善於隱忍之人。
  到目前為止,宋國屢次被晉人侮辱,子欒還能忍氣吞聲。
  就慶忌所知道的,在這二十余年間,宋國所經歷的戰事,就兩場。
  壹場是在不久前爆發的鄭宋老丘之戰,另壹場則是發生在四年前的蕭之戰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