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9章 軍功制之弊端
重生之吳霸春秋 by 迷惘的小羊羔
2024-1-7 21:23
條條大路通羅馬?
不壹定。
有的人出生就在羅馬,有的人天生就是牛馬。
貴族們甚至必須要直接參戰,戰勝後就能獲得爵位,封賞無數。
而庶民則要浴血奮戰,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。
哪怕是殺敵無數,他們壹輩子都很難出人頭地!
而慶忌現在推出來的二十級軍功爵位制,無疑就給了那些庶民出身的人出路。
從表面上看,吳人即便生於微末,只要敢打敢拼,悍不畏死,未嘗不可在有生之年封妻蔭子,跟那些平日裏壹直在仰望的貴族大臣並駕齊驅!
整整二十級軍功爵位制。
吳國的士兵只要斬獲敵人的甲士(披甲勇士,壹般為軍中精銳前鋒)壹個首級,就可獲得壹級爵位(公士)、田壹頃、宅壹處和仆人壹個。
斬殺的首級越多獲得的爵位就越高,證據是敵人的人頭(首級),也就是說在戰後把敵人的人頭砍下來帶回軍營,作為證據。
實在不行,戰況不便的情況下,割下其耳朵(左耳或右耳)也行!
二級爵位是上造,三級爵位是簪裊。
簪裊又是壹個分水嶺。
簪裊高於上造,仍須服役。
他們的受田數額為三頃(三百畝),受宅數額為三宅,宅地的標準是以三十步見方的土地為壹宅。
不止如此,在軍中,將士們每頓吃的飯菜因爵位不同而不同。
簪裊可以有精米壹鬥、醬半升、菜羹壹盤、幹草半石!
之後是四級爵位不更。
不更者,即可免充更卒(輪流服役的兵卒)之意,但其他之役仍須照服。
五級爵位大夫,已經是真正的軍官。
因為古往今來,在國君之下有卿、大夫、士三級,因此為壹般官員的通稱。
六級爵位官大夫,七級爵位公大夫。
在慶忌的軍功爵位制中已經做出規定:爵公大夫以上者,見縣令、丞揖而不拜。
這相當於封建時代的秀才、舉人、進士等有著極高地位的讀書人!
所以,從第七級的公大夫起,即為高爵。
到八級爵位公乘,以得乘公家之車,故稱公乘。
從九級爵位五大夫開始,已經有領兵作戰的權力。
之後是左庶長、右庶長、左更、中更、右更、少上造、大上造、駟車庶長、大庶長。
十九級爵位關內侯,位於徹侯之次。
有其號,無國邑。
壹般系對立有軍功之將的獎勵,封有食邑多少戶,有按規定戶數征收租稅之權,可世襲。
二十級爵位徹侯,又名列侯,金印紫綬,有封邑,得食租稅。
而且,不同爵位的將士,還可以享受到不同的歲俸,從五十石到壹千石不等!
值得壹提的是,慶忌所推行的二十級軍功爵位制中,還做出規定:如果壹個士兵在戰場上斬獲兩個敵人“甲士”首級,他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立即釋放。
倘若他的妻子是奴隸,也可以轉為平民。
殺敵人五個“甲士”可擁有五戶人的仆人!
打壹次勝仗,小官升壹級,大官升三級!
“大王,臣以為此二十級軍功爵位制,不可在我吳軍中推行!”
太仆申息當即手持牙笏,出列道:“實在荒……不妥!”
申息本來是想說“荒謬絕倫”的,但考慮到推行這壹軍功爵位制的人是慶忌,自己的國君,也不好直接怒懟。
“太仆以為,有何不妥?”
“大王,此二十級軍功爵位制,不妥之處或缺漏甚多矣!”
申息苦口婆心的道:“其壹,俸祿過重。最高壹級的徹侯且不論,如三級爵簪裊壹般,壹日兩餐,有精米壹鬥、醬半升、菜羹壹盤,歲俸壹百五十石!”
“我吳軍若有壹萬簪裊,歲俸豈非壹百五十萬石乎?再加上日常所損耗之精米、醬、菜羹等食物,不可計數!”
“這恐怕會成為我吳國的壹大負擔!”
“其二,不循古制,爵位不應下於庶人!”
“卑賤庶民,若能登堂入室,賜金封爵,與我血脈高貴的卿大夫壹般,立於王前,有壹席之地,大王將世卿世祿之制,置於何地?”
“綱常何在?貴賤之分何在?祖制恐不復存在!此為擾亂我吳國的秩序之舉,斷不可為之!”
“其三,擾亂國法。”
“如軍功爵位制所雲,凡我吳軍士卒殺敵二甲士,即可寬宥其父母之罪,囚犯也能無罪釋放,妻子為奴隸,也可轉為自由之身。”
“這豈非亂了法紀?”
“其四,唯恐殺戮過重。”
“若行此軍功爵位制,將士必殺人,以求得軍功爵,若殺良冒功,或大開殺戒,有失天和,有失人倫也!”
“軍功爵位制有此四大弊端。臣請大王三思!”
申息的這壹席話,頓時博得了以狐庸、被離等吳國老世族大臣的贊同。
他們暗暗叫好喝彩起來,同時力挺申息。
“大王,太仆息所言極是!”
“二十級軍功爵位制,不應頒布。其俸祿過重,亂於國法,不循古制,加爵於庶人,於情於理盡皆不合!”
“臣附議!”
“請大王三思,收回此等詔令!”
群臣七嘴八舌的說著,同時嘩啦啦的跪了壹地。
不得不說,在吳國的壹眾老世族大臣中,申息的才幹頗為出眾。
才思敏捷,反應夠快!
這壹席話,可謂是指出了二十級軍功爵位制的壹些“弊端”。
但,這所謂的弊端,在慶忌看來根本不是事!
“太宰,妳對這二十級軍功爵位制,有何看法?”
慶忌不置可否,又將目光放在太宰季劄的身上。
作為百官之首,又是名滿天下的聖人君子,季劄的意見是十分重要的。
所以,每每有大事,慶忌都會找自己的這個叔祖商量。
對於這二十級軍功爵位制,季劄也是早先就知情的。
慶忌費了好大的氣力,費勁唇舌,這才說服的季劄!
“大王,老臣以為,二十級軍功爵位制,未嘗不可在我吳軍當中推行!”
季劄微微頷首道:“適才太仆息指出,此軍功爵位制有四大弊端。然,老臣以為,大繆!”
壹句“大繆”,頓時讓群臣都將目光放到季劄的身上。
想聽壹聽,季劄究竟有何高論!